首页 / 新闻中心 / 自治区信息

吴英杰在尼木当雄调研时强调……

  • 察隅县人民政府
  • 2020-10-21 17:25:53
  • 来源:网信西藏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10月19日,区党委书记吴英杰深入尼木县等地,就我区相关产业发展和带贫促增收情况进行调研,与干部群众、农牧科技工作者、企业经营者深入交流,共商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大计。

区党委常委、拉萨市委书记白玛旺堆,区党委常委、秘书长刘江一同调研。

这是吴英杰在尼木县吞巴镇的尼弘元仓供应链经济港调研。记者 旦增西旦 摄

尼弘元仓供应链经济港位于尼木县吞巴镇,是尼木县立足区位优势打造的现代化物流园区,已建成区内首家液态沥青仓储基地。吴英杰来到这里,查看项目建设和业务开展情况,详细询问仓储能力、辐射半径和产品应用前景等。吴英杰指出,现代物流业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备条件,希望企业科学设计服务半径、做好项目评估,确保企业和园区健康发展、不断做大做强,为我区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尼木县卡如乡大桃种植基地调研时,吴英杰强调,要进一步推进产业项目与市场精准对接,通过高附加值种养,提高温室大棚等设施利用率和生产效益。加大外来果树高原适应性研究,依靠科技手段解决好品种退化和品质下降等问题,延长丰果期,进一步助力群众增收。

这是尼木县卡如乡大桃种植基地的温室大棚。记者 旦增西旦 摄

德青源原种藏鸡保种育种基地由北京市援建,项目按照“党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运营,有效带动农牧民群众参与产业化养殖。吴英杰认真听取汇报,详细了解藏鸡存栏、肉蛋产销和群众参与等情况。企业负责人告诉吴英杰,目前基地共存栏藏鸡12万羽,产品主要销往拉萨、北京、杭州等地,今年已带动100余户建档立卡群众户均增收8000多元。吴英杰强调,援藏产业项目要坚持政治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在保证企业盈利同时,更多让群众受益,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心关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进一步增强群众对党和国家的向心力、凝聚力,坚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决心。要坚持以量取胜、以质取胜,在做好保种育种基础上,通过科技手段,进一步扩大藏鸡养殖规模,提高产量和效益,加强产销对接,促进当地群众增收。

尼木县高原种植业航天育种及产业化推广应用项目由北京市投入援藏资金5500余万元兴建,依托党员干部下沉“点对点”开展技术指导等方式促进产业发展,带动150余户群众实现增收,目前园区内种植的水果西红柿、哈密瓜、板栗南瓜等10余个果蔬品种已入驻拉萨各大商超。吴英杰来到这里,随机走进一栋大棚,与承包大棚的群众亲切交流,了解生产销售和增收情况。

这是在大棚劳作的朗杰卓玛。记者 旦增西旦 摄

“你种的西红柿多少钱一斤?一年产量有多少?这种增收模式你满意吗?”吴英杰问道。

“西红柿15元一斤,合作社统一收购,一个棚一年产量有8000多斤,一年能收入近10万元,我很满意。”大棚承包人朗杰卓玛回答。

这是吴英杰与承包大棚的朗杰卓玛亲切交流。记者 旦增西旦 摄

吴英杰听后很高兴,为朗杰卓玛依靠双手勤劳致富的劲头“点赞”,鼓励她感恩党的好政策,发挥好带动作用,影响身边的人理性对待宗教,把更多精力放在发展生产、改善生活上,过好今生幸福生活。

吴英杰叮嘱当地负责人,要学习借鉴内地经验,优化大棚建设模式,加大高附加值果蔬种植推广力度,不断提高生产效益。要加强群众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群众组织化程度,充分调动有能力、有干劲的农牧民群众积极性,让更多农牧民群众参与园区种植、销售等各个环节,实现就近就便、不离乡不离土融入产业发展、增收致富。

依靠北京市援藏资金和技术优势,尼木县在续迈乡安岗村建立生猪养殖基地,积极推动全县农牧业产业升级。吴英杰认真听取工作人员介绍,了解基地日常管理、技术支撑和生产经营情况。工作人员表示,基地可实现年出栏生猪4000头、自繁自育仔猪5400头,年纯收入有望达到500余万元,其中90%将用于参与投劳贫困户分红。吴英杰指出,要加大科技运用和推广力度,坚持科学养殖、强化防疫,推动产业做大做强、形成品牌。要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加强技术人员培养,充分发挥援藏人才和专业人才作用,积极培养本地人才,精准招录大学生,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用好援藏资金,规范资金项目管理,切实发挥资金项目最大效益。自治区有关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防止出现产业同质化现象,促进我区特色农牧产业健康发展。

调研中,吴英杰对近年来尼木县推行干部下沉“点对点”抓产业制度表示肯定。吴英杰强调,产业发展是增强我区自身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实现就近就便增收致富的长远之计。各级各部门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始终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正确处理好“十三对关系”为工作方法,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找准产业发展路子,实现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把产业发展成果落到促进农牧民增收上来,努力走出一条科学、可持续、可复制的产业发展路子,通过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结合“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宣讲工作,通过群众身边的发展变化,把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我区各项事业取得的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讲透彻,教育引导群众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实践中不断锤炼“七种能力”,做到真正把群众放在心上,把群众当做自己的兄弟姐妹,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困,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在推动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中自觉担负起时代重任。

这是位于当雄县羊八井的地热旅游区。记者 旦增西旦 摄

在调研当雄县羊八井地热旅游区运营情况时,吴英杰与在此务工的当地农牧民群众亲切交流,询问他们的收入和生活情况。得知他们中不少是来自申扎、班戈等地的极高海拔搬迁户,吴英杰鼓励他们抓住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的机遇,通过勤劳双手增收致富,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调研期间,吴英杰还看望了北京市顺义区“小组团”援藏教师和医生,叮嘱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当地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水平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张国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