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五公开”推进工作 / 结果公开

察隅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白色污染防治攻坚战2019年度实施情况的报告

  • 察隅县人民政府
  • 2020-01-06 16:18:34
  • 来源:市生态环境局察隅县分局
  • 【字体: 大  中 
  • 【打印文本】

市生态环境局:

《林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林芝市“白色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的通知》(林政办发〔2019〕63号)收悉,我县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市生态环境局察隅县分局以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在全县范围内大力开展“白色污染”治理工作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集中治理攻坚

1.抓好主要城镇、乡村周边白色污染治理。组织环卫工、生态岗位人员、农牧民群众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清理白色垃圾390吨,实现城镇周边和乡村可视范围内无“白色污染”。

2.抓好重要交通干线沿线白色污染治理。全县国道、城乡道路、农村道路、旅游交通干线等重点交通干线公路用地范围内开展环境整治工作,清理白色垃圾90吨,确保路面、路肩、边坡、边沟、桥涵及周边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3.抓好重点旅游集散区域“白色污染”治理在清水河、沙琼旅游文化村等旅游景点开展了白色垃圾整治行动,清理白色垃圾0.7吨

4.抓好河湖湿地“白色污染”治理。结合“清四乱专项行动”,对全县河湖沿线开展“白色垃圾”清理工作,清理河道漂浮白色垃圾0.6吨,清理河道两侧白色垃圾1.2吨,提升了河湖水环境质量。

5.抓好废弃农膜回收利用。我县种植农作物的地区均不属于高海拔地区,气温较高,农业生产中无地膜使用情况。

6.抓好生活垃圾“白色污染”收集处置。我县无500立方米以上的垃圾堆放点,河流水面无500平方米以上的漂浮垃圾。县城垃圾填埋场规范开展白色垃圾收集、暂存、清运、处置工作;乡镇、村居简易垃圾收集池设置了防护栏,防止白色垃圾四处飘散。

(二)强化源头控制

7.加强对生产环节的监督检查。一次性塑料包装制品销售、发放单位

8.加强对运输环节的监督检查。我县发现运输国家和自治区禁用塑料制品的情况

9.加强对仓储、销售场所的监督检查。县域批发零售市场、超市、商场、农贸市场等仓储、销售场所实行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塑料袋使用量正在逐步减少,且未发现销售超薄塑料购物袋行为。

10.积极推广替代产品。在世界环境日、节能减排日等活动期间,发放环保袋,倡导居民循环使用,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目前,我县暂无条件支持研发可降解型“绿色”替代产品。

11.努力推动包装绿色化。我县严格执行国家邮政局制定发布的《快递业绿色包装指南(试行)》,快递业基本达到包装标准化、减量化和可循环的工作目标。积极推动县域餐饮外卖企业使用绿色餐具,倡导避免过度包装,鼓励尝试餐具、包装回收。

(三)严格监督管理

12.严格执法监管。相关单位及乡镇正在与商户签订《禁止白色污染目标责任书》,明确治理目标责任“白色污染”治理工作纳入日常监督管理工作范畴。

13.统一监督管理。定期召开“白色污染”治理工作会议,并向上级部门报送了“白色污染”防治情况。

14.充分发挥生态岗位作用。充分利用八大生态岗位发挥先锋带头作用,按照定人定责定区域原则,结合农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美丽察隅建设、村庄清洁等行动,清理白色垃圾170吨。

(四)加强综合利用

15.加强综合利用。县城废品回收站项目已完工,待运营后,将对白色塑料瓶进行处理(打碎、压缩、销售),促进资源化利用,减少塑料垃圾直接填埋量。

(五)营造宣传氛围

16.营造宣传氛围。“4·22”地球日、“6·25”土地日、“6·5”环境日、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等宣传日为平台,乡(镇)、学校、民政广场、超市、商场、贸市场、旅游景点等场所,广泛宣传过量使用一次性塑料包装制品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并发放了环保袋,倡导绿色消费和生活方式

我县开展的特色工作经验

为提升县域土壤环境质量,聘请第三方编制了《察隅县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并经人大审议通过。察隅县县城废品回收站建设项目完工验收,将对县域内玻璃瓶、塑料瓶进行回收,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塑料制品直接填埋量。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白色污染”治理攻坚战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上级要求还存在差距:一是县城垃圾填埋场垃圾填埋量即将饱和,对于“白色垃圾”的处理能力已经降低二是县城垃圾填埋场由住建局代管,未建立企业经营处置模式,现有人员无法对垃圾填埋场进行科学性、系统性管理。三是可处置垃圾用地相对较少,随着人口的增长与经济的增长,无法满足垃圾处置需求。

我县正在修建垃圾热解试点项目,如其产生的废气能够检测达标,下一步将在全县有条件的地区进行推广,在减少土地需求的基础上做好“白色污染”治理。

察隅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1月2日

责任编辑:张国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